社會處方箋22
戲說人生,透過戲劇開立一劑病人醫療自主的處方箋
社會處方箋22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失智症中心/神經內科 劉建良主任醫師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與張嘉容導演作品《翩翩》這部劇的緣分,是從去年(2023)底,參與在斯文里「蘭斯小聚場」的一場公開演出。自從「病人自主權利法」在201916日正式施行後,我就一直協助各種不同族群病友,進行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」,諮商對象包含失智症家庭、高齡長者、漸凍人、小腦萎縮症、泡泡龍等各種病友。此外,有時也擔任「病人自主中心/為愛前行基金會」和「北市聯醫人文創新書院」合辦的「病主核心講師課程」的培訓講師,並與社區民眾多次進行善終三法 (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」/「病人自主權利法」/「人體器官移植條例」)的相關衛教課程。雖然我自己的授課經驗不少,但在課程推動方式上,較常使用的仍是講座或工作坊形式,雖然工作坊曾採用角色扮演與病友互動等方式,但主要的授課模式仍偏單調。

        這次觀看《翩翩》表演的經歷,看到了「水面劇」的特殊性,在場觀眾藉由參與《翩翩》劇中的部分演出,增加了戲劇表演的豐富與多樣性,讓參與演出者增加對這部劇的理解與感受,更加深入人心。這樣的經驗,也讓現場觀眾在劇後詢問接受諮商與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管道,當下「水面上與水面下」演出團隊也快速聯繫北市聯醫社工室舉辦「預立醫療照護團體諮商」,圓滿觀劇觀眾的心願。

        在這次的演出後,團隊在思考後續的合作是否能有進一步的創新,更加凸顯醫療與文化的整合性。這樣的概念,在一次與嘉容導演的對話中實現了。當時北市聯醫與博物館或表演藝術團體合作已有多年經驗,共同推動「社會處方箋」。在一次社會處方箋的經驗分享過程中,大家覺得《翩翩》這個演出可以成為一種治療元素,透過戲劇療癒現場參與演出的觀眾,重新與人群互動,並理解病人自主精神與尊嚴照護理念,最後逐漸走出心中的傷痛。這次的討論,團隊希望能由醫師開立「『水面劇』《翩翩》戲劇療癒處方箋」,架構推動社會處方箋的創新模式。

        為了確保醫師能成功開立處方箋,設定清晰的開立條件非常重要。北市聯醫團隊以及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張嘉容導演團隊一起討論,參考了《翩翩》劇本的內容,列出了十個適合醫師開立戲劇處方箋的條件(詳見下表)。這些條件的設定是希望在看診時,醫師能夠選擇合適的家庭,開立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,幫助整個家庭。

        水面劇「《翩翩》戲劇療癒處方箋」的演出並非旅程的終點,而是為了開啟戲劇在人性照護上更多的可能性。透過劇場的魔力,我們不僅為病患開立了一張處方箋,更是為整個社會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。期許在照護這條路上,透過不斷追尋創新,尋找更多適合的方法來幫助病患和家屬。希望《翩翩》這場戲劇不僅是一次演出,更是一種啟發,一種轉化,一種希望的種子,讓我們共同用愛和理解,演繹出更美好的人生大戲。

: 如果您符合以下的任何一項,就代表您適合來觀看「水面劇《翩翩》戲劇療癒處方箋」

 

其他好文推薦
失智友善
社會處方箋
《植物園處方箋》 北市聯醫 X 台北植物園
失智友善
社會處方箋
《文物處方箋》 北市聯醫 X 國立故宮博物院
失智友善
社會處方箋
《博物館處方箋》北市聯醫X 中央研究院
失智友善
社會處方箋
《博物館處方箋》北市聯醫X 國立臺灣博物館
失智友善
社會處方箋
《藝術處方箋》北市聯醫X 臺北市立美術館 「星期一美術館」
失智友善
社會處方箋
《音樂處方箋》北市聯醫X NSO國家交響樂團